渠县***,渠县***招工信息
魏将姜维和王平投降蜀汉后为什么那么忠心?
这两人才能都十分岀众,在魏国一直是底层军官未被认可过,后迫不得已投降蜀汉,在魏国已绝后路,两人在蜀汉均是独挡一面深受重用的高级将领,姜维后期更是蜀汉支柱三军统帅,加之二人都有复兴汉室的志向,蜀汉集团自认正统,后期曹丕篡汉后魏国已与汉室无关,所以他们根本没有不忠的理由。
其实他们也没更多的选择了。如果再投降回去,就成了两面三刀的小人,恐怕更加不妙。
历史上,王平,在汉中之战时,从曹操麾下投奔刘备。姜维,是诸葛亮北伐时,被魏国人猜忌,走投无路,投靠了诸葛亮。
他们投降蜀汉以后,都得到了重用,比之前的待遇要好。
王平在街亭之战大放异彩,主将马谡犯错,全军溃败,王平带本部军吓退了张郃,缓缓退走。街亭之战,相关人员或被斩首、或被降职,只有王平升职,此后,诸葛亮对王平更加信任,刘禅也不断给他提升爵位。
姜维就更不用说了,诸葛亮对他寄予厚望,称赞他是凉州上士。姜维在后期得以掌权,继承诸葛亮遗志,多次发动北伐,虽然有穷兵黩武之嫌,但作为降将,能效力到这个地步,令人敬佩。并且,在刘禅投降之际,姜维还设下最后的奇谋,和邓艾、钟会同归于尽,相当的壮烈。
总的来说,士为知己者死。王平、姜维两人在魏国并不受重用,而蜀汉给了他们更高的地位,所以他们忠心耿耿,甘愿以死报答。
东汉末年,群雄并起,各路诸侯为了成就自己的霸业到处招贤纳士。所以这个时期,各个诸侯国之间的人才流动是很频繁的。这里面就有魏国大将降了蜀国的,如题主所提到的姜维、王平、夏侯霸等。
确实诚如题主所问,魏将姜维和王平在投降蜀汉后都十分忠心,即使刘备、诸葛亮去世,他们依然为了保卫蜀国安危而忙碌一生。我认为之所以他们两个对于蜀汉***能够做到这样的忠诚,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:
虽然蜀汉***在三国中并不是最强大的,但蜀主刘备却是个知人善用且心存仁厚之人。另外,在封建社会,人们对于权力的正统性有着执着的追求。刘备建立蜀汉***的时候,是打着“刘室宗亲”、“中山靖王之后”的大旗,在天下人眼中是匡扶汉室的***,是名正言顺的***。
所以,姜维和王平在投降蜀汉后,认为找到了自己最好的归宿。有地盘、有兵有将,且是名正言顺的***,除了刘备再无其他,所以他们投降蜀汉后十分忠心。
虽然姜维和王平是以前是魏国的将领,但是他们来到蜀汉后,并没有因为这样过往的经历而受到歧视,反而都受到了重用。
姜维,在魏国时仅仅是一名天水郡的参军,很不起眼。在投降蜀汉后,他的军事才能得到诸葛亮赏识,在诸葛亮去世后成为了率领蜀汉大军继续北伐事业的继承人。所以到了蜀汉后,他从一名参军做到了蜀军的三军统帅,最后官拜“大将军”。这样看来姜维深受蜀汉***的信任,所以他十分忠心。
王平,在投降蜀汉前,也只是一名校尉,在随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时兵败投降了蜀汉。此后,他也是深受蜀汉***信任,多次升迁,最后做到了“镇北大将军”,掌管汉中。所以他也十分感激蜀汉***对他的信任,对于蜀汉十分忠心。
所以,可以看出,在投降蜀汉后,姜维和王平的人生都走上了顺坡路,蜀汉***对他们给予的这份难得的信任,使得他们俩在投降后忠心报效蜀汉。
在古代古人讲究“从一而终”,认为随意背叛原来主家的人品德败坏,是不值得信任的。如吕布,虽然是三国时期的第一猛将,但因为他先后背叛自己的主家,被世人称之为“三姓家奴”,最后在兵败被俘后,想投降曹操却不被接纳,在刘备的建议下,被曹操处死。
姜维和王平,已经从魏国出走投降了蜀汉,如果再一次背叛蜀汉,那么能去的也只有“三足鼎立”中的最后一方势力“东吴”了。可是,东吴也是人才济济,对于一个多番背叛主家的人,肯定不会再相信和接纳了。
很多人都从功利的角度解释了降将的忠心。有道理,但也有点片面。的确,降将似乎是没有回头路,降了蜀汉又降魏,似乎是很没面子。但是,在当时投降东家又投降西家的“三姓家奴”们一点儿也不少。贾诩,徐晃,张辽,甘宁,太史慈,黄忠等等那么多降将,甚至有像张郃这样不止投降过一次也能做到***厚禄的人一大把。所以,我们可以知道,投降虽然没啥面子,但也没那么惨。退一万步说,再惨,也惨不过像姜维那样,死于乱军之中。
但他在刘禅投降之后,依然“执迷不悟”地去想着复兴故国,做着“社稷危而复安,日月幽而复明”的美梦,为什么?
人是趋利的,没错。但人也是有感情的。分析历史人物的时候,只从功利的角度来看,会过于片面,甚至走向唯阴谋论的危险境地。
为什么姜维投降后的忠心耿耿?这难道是个很难的问题吗?就用我们最淳朴最简单的角度去想,这个人,看着诸葛亮的一言一行,最终被感染,被感动,以至于自己也成为了和诸葛亮一样,成为一个为大汉陨首结草的人,很奇怪吗?
感情就是这么回事,有那么多一二三条道理可讲的吗?
这个可以通过对比二人投汉前后的经历来找出答案。
1.先说王平,王平开始只是曹操势力中的一个小官,最初是随少数民族首领一起归附的曹操可见并非曹操心腹,自然也不会受到重用。王平在曹操阵营当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出战,是作为徐晃的副将参加汉中战役中的汉水之战,徐晃不听王平建议,背水扎营,结果败给了赵云黄忠,可是徐晃反过头来让王平承担失败的责任,最后王平被逼无奈,投降了刘备军,可以说王平的投降是没有心理负担的。
王平到了蜀汉后,在街亭之战中,由于在战役中提出了正确的建议,并且在撤退时,亲自断后,收容溃兵,降低了损失,得到了诸葛亮的赞赏,得以统帅马谡的旧部,王平本人平生谨慎,虽不通文墨,但在行军作战方面很有心得,深得丞相诸葛亮的信赖,故委以重任。所以王平能够忠心耿耿的在蜀汉做事,最后做到了镇北大将军,安汉侯,并于兴势之战中在汉中击败了曹爽的进犯,维护了蜀汉边疆的稳定。
2.再说姜维,姜维虽然在曹魏当中官职也不大,但与王平不同的是,他在本郡的名声甚好,也很受当地太守的信赖,所以收服姜维,诸葛亮是费了一番周折,最后也是大势所趋,姜维被迫投降,可以说姜维的投降与王平是不同的,他是被迫的,可是投降之后,即受到了诸葛亮的器重,统帅蜀汉精锐之一的虎步军,在诸葛亮北伐中,姜维一直在诸葛亮的中军参与战役谋划,对蜀汉的历次战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而在诸葛亮去世后,姜维一直是蜀汉军队中的重要统帅,后接替费祎主持军政,做到了大将军,平襄侯,继续北伐,成为了蜀汉举足轻重的人物。可以说二人在进入蜀汉阵营中,颇受信任,最终被委以重任,是二人能对蜀汉忠心耿耿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另外,还有一个重要原因,三国当中,曹魏立国,靠的是天时,受汉帝禅让,也靠它在三国当中实力最强。而蜀汉立国,主要靠的是继承汉室的名义,可以说,兴盛了四百年的汉朝在三国初期,还是很受人怀念的,所以诸葛亮能够以兴复汉室的名义六出祁山,姜维更是前后主持了多次北伐,可以说兴复汉室,颇得人心,这也是二人对蜀汉忠心耿耿的重要原因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jskji.com/post/31788.html